熱門關鍵詞: ELISA試劑盒 - 大鼠ELISA試劑盒- 小鼠ELISA試劑盒
全國統(tǒng)一客服熱線:
0755-28715175
深圳子科生物報道:心血管疾病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據(jù)統(tǒng)計,全球每年約有1700萬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在中國每年約有300萬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總死亡原因的41%,而且其死亡率逐年增加。動脈粥樣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礎。
此類疾病的成因是多因素、多階段、多基因相互作用的結果,當環(huán)境因素作用于機體時,引起生理、生化、氧化應激、炎性反應和免疫應答等反應,這些反應是機體積極的、重要的防御反應,然而如果機體產(chǎn)生過低或過強的反應,就可能對機體不利,就會出現(xiàn)各種早期健康損害。隨著對早期健康損害研究和認識的深入,許多早期健康損害的指標可作為疾病或預防、臨床的參考指標。如果采取積極的、正確的健康監(jiān)護等二級預防措施,其早期健康損害則大多恢復為健康,反之,則發(fā)展為疾病。因此,對環(huán)境因素所致早期健康損害進行定期檢測、制定科學預防策略具有重要的戰(zhàn)略意義。
來自深圳市疾控中心,中山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的研究人員發(fā)表了題為“Inhibition of S-adenosylhomocysteine Hydrolase Induces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via Epigenetic Regulation of p66shc-mediated Oxidative Stress Pathway”的文章,首次從分子水平闡明表遺傳調控p66shc表達誘導氧化應激損傷血管內皮功能,闡明了SAH水平升高在內皮功能損傷中的作用及分子機制,為探索心血管疾病新的危險因素和動脈粥樣硬化的防治提供新的實驗依據(jù)和理論基礎。
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國際心血管領域高水平期刊Circulation上,文章的通訊作者分別為深圳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分子流行病學重點實驗室主任柯躍斌教授和中山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前院長凌文華教授。第一作者為肖云軍博士。
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有很多,大量的研究報道認為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升高是動脈粥樣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
之前的研究表明同型半胱氨酸(Hcy)的代謝前體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SAH)水平升高也是增加動脈粥樣硬化和心血管疾病風險的危險因素。但是SAH對動脈粥樣硬化早期啟動事件內皮功能損傷的影響及機制并不清楚。
在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員通過采用藥物抑制劑和分子遺傳手段下調SAH水解酶(SAHH)的表達升高血漿SAH水平,這個過程通過表遺傳調控p66shc表達,p66Shc是調控氧化應激的關鍵蛋白,誘導氧化應激損傷內皮功能。
研究人員通過人群和一系列的動物細胞實驗初步闡明了SAH與心血管疾?。–VD)之間的關系以及SAH對動脈粥樣硬化(AS)形成的影響和機制,首次提出SAH可能CVD一個新的危險因素及AS形成的真正病因,對蛋氨酸代謝導致CVD的理論基礎具有重要的科學貢獻,針對高SAH水平尋找有效的干預措施降低SAH水平,或針對SAH代謝關鍵酶以SAH在AS形成中的作用靶點,開發(fā)藥物減輕AS的嚴重程度。
進一步研究究發(fā)現(xiàn)SAHH抑制通過降低DNA甲基轉移酶1(DNMT1)表達及活性降低p66shc啟動子甲基化從而激活p66shc的表達。
這項研究闡明了SAH水平升高在內皮功能損傷中的作用及分子機制,為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預防提供了新思路,對減輕人群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風險也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原文標題:
Inhibition of S-adenosylhomocysteine Hydrolase Induces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via Epigenetic Regulation of p66shc-mediated Oxidative Stress Pathway
0755-28715175/33164177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90200030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