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詞: ELISA試劑盒 - 大鼠ELISA試劑盒- 小鼠ELISA試劑盒
全國統(tǒng)一客服熱線:
0755-28715175
子科生物報道:7月1日,國際學術期刊Science Advances在線發(fā)表了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chuàng)新中心丁建平研究組的最新研究成果:“Molecular mechanism of S-adenosylmethionine sensing by SAMTOR in mTORC1 signaling”,該研究揭示了SAMTOR感知SAM(S-adenosylmethionine)以調控mTORC1活性的分子機制。
在真核生物中,高度保守的mTORC1蛋白激酶復合物通過感受和整合外界信號如氨基酸、生長因子和能量狀態(tài)等,調節(jié)細胞的生長發(fā)育、凋亡和自噬等重要生命過程。mTORC1的功能失調會引起多種疾病,包括肥胖癥、II型糖尿病和腫瘤等。之前的研究發(fā)現(xiàn),SAMTOR作為甲硫氨酸衍生物SAM的傳感器,通過與GATOR1-KICSTOR復合物結合調控mTORC1的活性。當胞內甲硫氨基酸水平升高時,SAM的濃度也隨之升高,SAMTOR與SAM的結合使其不能與GATOR1-KICSTOR復合物相互作用,導致GATOR1的GAP活性減弱,從而激活下游Rag鳥苷三磷酸酶(GTPase)和mTORC1信號通路。目前,SAMTOR是如何感知胞內SAM濃度以調控mTORC1活性的分子機制尚不清楚。
丁建平研究組長期從事TORC1信號通路調控的分子機制研究,先后測定了mTORC1信號通路中一些重要調控蛋白包括人源Rheb、TCTP、S6K、CASTOR1和Ragulator五元復合物以及酵母Ego1-Ego2-Ego3(EGO-TC)三元復合物和EGO-TC與Gtr1-Gtr2形成的五元復合物(EGOC)的晶體結構。在此基礎上,丁建平研究組又進一步測定了黑腹果蠅源SAMTOR(dSAMTOR)的MTase結構域結合SAM和SAH(A),以及dSAMTOR全長V66W/E67P突變體的apo形式的高分辨率晶體結構,并運用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和細胞生物學方法對人源SAMTOR與GATOR1-KICSTOR的相互作用、進一步激活mTORC1活性的功能開展了深入研究。研究結果表明,dSAMTOR由N端螺旋結構域和C端MTase結構域組成,SAM和SAH以相似的方式結合在MTase結構域,與一些保守殘基發(fā)生廣泛的親水和疏水相互作用,而N端螺旋結構域不直接參與配體的結合。配體的結合并不會引起MTase結構域發(fā)生顯著的構象變化,單獨的MTase結構域具有結合SAM的能力,但缺乏對mTORC1活性的調節(jié)功能。具有較高靈活性的N端螺旋結構域則發(fā)揮著分子開關的功能,調控MTase結構域與GATOR1-KICSTOR的相互作用,引起下游mTORC1活性的變化。這些研究結果揭示了SAMTOR作為mTORC1信號通路中的一個分子開關,通過與SAM的結合調控其與GATOR1-KICSTOR的結合,并進一步調控mTORC1活性的分子機制。具體的講,當SAMTOR不結合SAM時,螺旋結構域構象靈活,從而暴露出MTase結構域與下游復合物的結合位點;當SAMTOR結合SAM時,螺旋結構域發(fā)生構象變化,覆蓋在MTase結構域與下游復合物的結合位點上,從而阻擋了MTase結構域與下游GATOR1-KICSTOR的相互作用,進一步激活mTORC1信號通路。
圖:SAMTOR感知SAM以調控mTORC1活性的分子機制。(A)SAMTOR的MTase結構域結合SAM的整體結構;(B)Apo形式的全長dSAMTOR V66W/E67P突變體同源二聚體的整體結構;(C)SAMTOR感知并結合SAM,通過構象變化發(fā)揮分子開關功能、調控其與GATOR1-KICSTOR相互作用的分子機制。
0755-28715175/33164177
粵公網安備 44030902000304號